全固态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实验室
2025-04-22
一、实验室简介
全固态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实验室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固态电池研发相结合,力求在关键材料设计、界面优化、全固态制造过程中的参数优化和测试表征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数据驱动”的新型研发模式,将极大提升固态电池的研发效率,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全面加速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二、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计算辅助材料设计和界面优化。
全固态电池中的关键材料固体电解质(晶态和非晶态)数据库构建、全固态电池中不同界面反应与界面恶化机制研究和提升界面兼容性策略制定。
- 智能化材料合成与表征。
将机器学习与智能化制造技术相结合,对全固态电池中的固态电解质、正极和负极等关键材料进行合成设计和结构优化,制造得到高性能的电极材料。
(3)全固态电池智能制造。
利用机器学习、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方法,对全固态电池中电极片、固态电解质薄膜、及软包电芯制备过程中关键参数和工艺进行模拟并不断迭代优化,通过与实验结果相互验证,建立全固态电池数字孪生制造模型,加速全固态电池实用化。
三、负责人
孙学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国家首席科学家、国际《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IF=32)创刊主编。主要从事固态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基础和应用研究,近年来在新型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全固态电池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Nature Ener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Joul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anced Materials,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30余篇,被引用60000余次,H因子128。申请56项专利(授权26项)。曾荣获国际权威电池技术奖等荣誉。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持或负责各类重大科研项目50余项。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智慧园区与大家居实验室